英雄出装是决定阵容强度的核心要素之一。装备选择需结合英雄定位、羁绊效果及当前战局动态调整。物理输出核心优先考虑无尽之刃、巨人杀手等暴击穿透装,法系核心则需炽天使、珠光护手等回蓝增伤装备。坦克类英雄以石像鬼板甲、狂徒铠甲等防御装为主,确保前排存活时间。装备合成前需规划基础散件分配,避免后期关键装备缺失。
部分羁绊如源计划、法师会因装备携带数量或类型触发额外增益,需优先满足羁绊条件再优化个体强度。例如源计划羁绊每件装备提供生命值与攻速加成,分散装备收益可能高于集中培养单一核心。同时需注意敌方阵容配置,面对高爆发阵容时需补充续航或保命装,对抗坦克阵容时则需强化穿透属性。
前期连胜可优先合成即时战力装备如离子火花、日炎斗篷,连败则需保留散件等待核心装备成型。选秀阶段需根据已有装备缺口针对性抢夺部件,必要时牺牲经济提前拿取关键散件。野怪阶段掉落具有随机性,需提前准备替代方案避免装备断层。
主C英雄应确保三件装备完全契合技能机制,副C或功能型英雄则侧重功能性装备如灵风、静止法衣。多余散件可合成基克先驱、钢铁烈阳之匣等团队增益装提升整体战力。后期选秀或装备库出现转职纹章时,需评估是否值得调整原有羁绊结构。
观察对手阵容更换针对装,如法师多则补充巨龙之爪,刺客多则布置伏击之爪。同一装备在不同阵容中价值差异显著,例如鬼索的狂暴之刃在持续输出阵容中收益极高,但爆发体系则可能需求更低。保持装备灵活性是应对复杂战局的基础。
掌握这些原则后,还需通过大量对局积累经验。不同赛季机制变化会影响装备权重,但核心思路始终围绕属性匹配、团队协同与局势应变展开。最终目标是建立系统的装备决策思维,而非机械套用固定出装方案。